亚洲骑行见闻(二十) 朝圣之路

关于作者——姜野

2015年4月-6月,姜野完成了东南亚骑行,从那时起他冒出了一个想法——用自行车骑遍亚洲。2016年姜野再次出发,经过蒙古国后进入俄罗斯,之后计划穿过哈萨克后继续骑行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土库曼、伊朗、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约旦、印度和尼泊尔,预计于2017年春节前后回国。这次姜野选择的是不死骑Wanderer旅行车,长途驮包由沃德赞助。姜野完成此次骑行后将成为不死骑单人单次途径最多亚洲国家的车友。

新浪微博 @姜野为热爱而生

朝圣之路

说到伊朗你会想到什么?保守的什叶派穆斯林?与美国长期对峙的伊斯兰革命卫队?辉煌的波斯文明?还是那部《逃离德黑兰》?

我通过伊朗东北部的口岸进入了这个文明古国,口岸大楼的广播里不停地播放着宗教歌曲,大楼上悬挂着一面面黑色旗帜,与土库曼斯坦一侧相比这里繁忙很多,停车场挤满了等待出关的卡车,行人忙忙碌碌各奔各路,这里的一切都和此前任何一个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推着车子顶着耀眼的太阳迈出口岸大门,对面的一群陌生人很快的发现了我这个异国客,不停挥手叫我过去,还没等我缓过神儿来,一个人连忙走到我跟前拉我过去,我迷迷糊糊的被带到一个临时搭建的黑色帐篷前,帐篷前摆放着一个桌子,桌子上满是茶水和食物,帐篷边还有大大的音响,播放的音乐是一种宗教歌曲,我从来没听过,慷慨激昂,有种很神圣的感觉,帐篷里有两个人忙些端茶送水,并递给我一杯热茶和一盒糕点。我问他这是在干嘛,他指着帐篷上的宗教旗帜用波斯语跟我说了几句,我听不懂,不过我猜应该是某种宗教节日吧(后来我上网查询得知为”阿舒拉节”)。路过的每个人都会停下来喝一杯茶,即使再忙也会喝早茶再说。

吃完喝罢后我与大家握手告别(此时我早已习惯在见面和道别时与所有打交道的人握手)。伊朗前方的路况一无所知,所以我并没有急着赶路,而是找了一家旅馆安顿下来,好好清洗一下自己的同时也好上网了解下伊朗。

伊朗在人们眼里一直都是比较有争议和”危险”地带,”伊朗人质事件”之后西方媒体不断制裁和抨击,加上两伊战争的创伤,以及近几年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叙利亚的恐怖势力的影响一直让伊朗饱受压力。来到伊朗之前我对这段旅程是没有任何把握的,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加之我对丝绸之路的迷恋和向往,使得我义无反顾的来到了伊朗。

通过卫星地图大概了解了未来两天的道路状况和城镇分布后,第二天上午我就向伊朗高原挺进了。

伊朗东北部的公路平整宽阔,两边有半米宽的辅路,很适合骑车,不必担心后方驶来的汽车撞到自己,可以放心大胆的骑。

伊朗高原占据大部分国土,所以大小坡路还是不小的障碍,公路两侧依旧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偶尔有一两处村子,都是黄土的颜色,有的村子里仍保存着低矮的土坯民房,有些已经坍塌,看上去都有些年月了。

每每经过稍微大一点的村子时,路边就会有两三处施舍站点,同口岸遇到的一样,很多人看到我就叫我过去喝茶,通常我骑累了或是处于礼貌,就会停下来上前喝杯茶并与大家聊会天,这也算是在伊朗旅行的一种全新的体验。不过有时施舍站点过多我就不一一停下来了,因为那样对于骑车而言很麻烦也会耽搁行进的时间,何况喝一肚子茶水骑起骑车子来也怪难受的。

下午坡路渐多,自从离开吉尔吉斯斯坦就没怎么爬过坡,所以我的体能很快就被耗尽,我多次下车推行,时间也一点点流失。


公路随之变窄,两侧都是光秃秃的山峦,我在山谷中缓慢的前行,路过一间孤孤零零的小卖部,我坐下来休息了片刻,围上来四五个人,好奇的打量着我,问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还都挺友好的,我给他们看沿途照片并介绍我的来路。这时一辆警车停了下来,凑过来低头看我手机的人瞬间闪开了,坐在副驾驶的中年警察皱着眉头问大家在干什么,我们摇了摇头微笑着表示什么也没做,在聊天而已。警察对着那几个人说了什么后便离开了,大家也都各自散去了,我一时不明情况,后来想了想,也许这里地处边境地带,巡逻警察是为了防范有外来恐怖势力或是散布不和谐信息的个人和组织扰乱他们的国家吧。

此后我也变得谨慎起来,以免被当做不和谐分子。傍晚我爬上一座山岗,向下俯瞰山谷,天气阴沉沉的,景色还算壮丽,再向前看,山下绿树成荫,山坡上散落着一些民房,这是一个村镇,山头上还有重兵把守,看来这山口地理位置很重要,易守难攻。

这时我已经很饿了,想下山吃口饱饭再找个人家借宿一晚睡个美觉。我在一家餐馆点了一份伊朗当地的套餐,一个炸鸡腿,一些腌制的蔬菜外加一份米饭,米饭是伊朗本地的,细长细长的,上面还用藏红花染色调配,但不如我们东北大米味道好。

吃晚饭时我跟老板聊天,介绍了自己的来历,并询问哪里可以过夜,希望以此让他收留我过夜,可老板似乎并没有领会我意图,于是我略带悲伤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餐馆。走出餐馆我四处张望打听,一个大叔告诉我前方不远可以安营扎寨,果然路边有一块很大的指示牌,上面用简洁的图形表示出前方1500米处有服务区,提供餐饮,加油,露营和礼拜等一切设施。

这个服务区占地面积不大,但设施条件都很棒,前面的空地是临时停车处,左边有超市,饭馆,卫生间,还有儿童活动区,右边是凉亭休息区,再向内的正中间是一个清真寺(伊朗的大大小小服务区都会有提供路人做礼拜的场所)。这个服务区应该是刚建好没多久的,很多设施还都很崭新。

“你好!请问我能在这露营过夜吗?”我向正在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询问。他同意后把我带到清真寺的斜后方,这里可以避开服务区正前方来往人员的视线,而且这里不会被风吹到,比较令人满意。

看着西边太阳的余晖渐行渐暗,气温也随之降低,我把所有厚衣服都穿上来抵御寒冷。夜里偶尔有身披黑袍的妇女带着孩子到儿童游乐区玩耍,但看到我后都会马上转身离开,或是把视线挪开,所以我看到有妇女来时,我会主动避开,希望不要打扰到对方。

深夜我钻进睡袋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次日清晨五点多我就醒了,昨天一夜睡的很舒服,没人来打扰。天很快就亮了起来,我收拾好行李就继续赶路了,希望在下午可以抵达目的地马什哈德。

去往马什哈德沿途的村镇开始变多,中午我在路边的一个卖甜瓜的摊位被叫停下来,瓜农挑了一个瓜送给我,我站在路边大口吃着瓜。

远处山脚下的村子很安静,突然不知从哪跑出来十多条狗,边跑边大声吠叫,狗群在奋力追赶一对骑摩托的青年,青年加足马力,狗群穷追不舍,终于青年的摩托车摔倒了,两个人被重重地摔在地上,好在地面是松软的土壤,人也并无大碍。目标停了下来,狗群随之也就散去了,继续朝公路南侧大摇大摆地走去,好似在寻找下一个追赶目标。

我和瓜农远远的观望,真是看的惊心动魄。我吃完瓜与大家告别,临走时善良的瓜农又往我手里塞了一个瓜,实在感谢。

下午在路边骑车,气温很高,太阳很晒,拉白灰的卡车很多,公路上乌烟瘴气。我又被路边一家超市老板叫停,他转身进屋拿了一瓶汽水递给我,临走时还是没有要我的钱。在伊朗短短两天,我已经深深体会到了伊朗人的热情好客,此前对伊朗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也都烟消云散了。

下午我抵达了马什哈德,这是伊朗第二大城市,一进入城市就被人潮车流包围,很久没有见到如此热闹的场面了。马什哈德不仅是拉扎维霍拉桑省省会,还是什叶派穆斯林的圣城之一。今天的城市以伊玛目阿里·里扎的陵墓而闻名于世,后来为了纪念这位伊玛目在这里建立起了一座圣地,从而也导致了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

作为世界上第二大伊斯兰教圣城,马什哈德每年都要吸引超过两千万的游客和朝圣者前来观光朝圣。有种说法称”富人前往麦加朝觐,而穷人前往马什哈德朝圣。”因此,就算那些已经完成了前往麦加朝圣的朝圣者,他们也将前往马什哈德,尤其前往伊玛目里扎圣地朝圣,这就是为什么每年会有超过两千万穆斯林前往马什哈德朝圣的原因。

我到达马什哈德的时间尚早,于是我同穆斯林一样向城内最大的伊玛目里扎圣陵墓方向走去。这座圣陵在城中心位置,占地面积很大,内部有博物馆,清真寺,陵墓和其他建筑。我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把车子和行李寄存好,走向圣陵。刚到大门口就被工作人员拦住了,因为我是游客,不是穆斯林,于是工作人员打电话叫来了另外一位会说英语的中年男人带我进入参观,这位中年人一路上不停地向我介绍圣陵内的各个建筑的来历,我只听懂了很少一部分。

中年男人的步伐很快,一个接着一个带我不停地参观,其实我很想自己一个人慢慢的参观,但无奈无法拒绝。

在圣陵的博物馆中展示了一些跟宗教相关的文物,无论是很华丽很精美的金属器具还是一扇大门,上面都刻有古兰经文,很精美。不过而令我惊讶的是三楼所展示的竟然是与宗教毫无关联的海洋生物标本,为什么在圣陵中展示现代科学标本?真是另人匪夷所思。

在得知我会画画后,这位中年人把我带到了另外一座建筑内,他的同事连忙坐下来叫我为他画像,骑了一天车,还没来得及休息,实在不想画,盛情难却,我也就答应了。一连画了两个人,外面的天已经黑了,我还没有参观完整座圣陵,带我参观的中年人在一旁的椅子上睡着了。刚刚画完的中年人继续带我参观。

此时圣陵内的灯光都已经亮起,光线照在七彩的建筑物上很漂亮。

很多穆斯林走进圣陵来进行礼拜。人越来越多,大家集中在清真寺前的广场上,女人们统统裹着黑色长袍,男人和女人在做礼拜时是分开的,这座圣陵的地下还有许多场所可以做礼拜,可以同时容纳上万人。可想而知,如果赶上伊斯兰教重大节日,这里的场面该有多壮观。

每一个来到圣陵的穆斯林都认认真真的完成自己的礼拜。跟随着阿訇的祷告词弯腰,跪拜,起身,一遍又一遍,在这里可以体会得到信仰的力量和魅力。

我在马什哈德停留了两天,这期间我把受伤已久自行车修好了,车店老板没有收下我的钱,我不太好意思,所以临走时购买了一副骑行全指手套作为回报……

Comments are closed.